康熙字典条目:菥
康熙字典部首:艸
康熙字典笔划:14 部外笔划:8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先擊切,音析。《爾雅·釋草》菥蓂,大薺。《博雅》菥蓂,馬辛也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菥蓂芋瓜。又《集韻》相支切,音斯。《玉篇》葴菥草,似燕麥。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茘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xī 注音:ㄒㄧ 部首:艹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1 部外笔划:8 繁体部首:艸 笔划:14 部外笔划:8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ASRJ 五笔98版:ASRJ 笔划:12212343312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3E5 十进制:33765 |
【汉字结构】 | 上下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艹、析声 |
《唐韻》先擊切,音析。《爾雅·釋草》菥蓂,大薺。《博雅》菥蓂,馬辛也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菥蓂芋瓜。又《集韻》相支切,音斯。《玉篇》葴菥草,似燕麥。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