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字义
◎ 荪
蓀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艸,孙声。本义:香草。一种芳香植物。亦名“荃”) 同本义 [an aromatic plant mentioned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]
薜荔拍兮蕙绸,蒸挠兮兰桂。——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
(2) 又如:荪壁(以荪草装饰墙壁);荪桡(用荪草做的船桨);荪美(如香草之类。喻美德)
【基本信息】 |
繁体:蓀
拼音:sūn 注音:ㄙㄨㄣ 部首:艹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9 部外笔划:6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ABIU 五笔98版:ABIU 笔划:12252123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36A 十进制:33642 |
【汉字结构】 | 上下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艹、孙声 |
◎ 荪
蓀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艸,孙声。本义:香草。一种芳香植物。亦名“荃”) 同本义 [an aromatic plant mentioned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]
薜荔拍兮蕙绸,蒸挠兮兰桂。——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
(2) 又如:荪壁(以荪草装饰墙壁);荪桡(用荪草做的船桨);荪美(如香草之类。喻美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