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蕈
康熙字典部首:艸
康熙字典笔划:18 部外笔划:12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慈荏切,尋上聲。菌生木上。 又《玉篇》蕈,地菌也。 又水名。《水經注》洮水又北出門峽,歷求厥川,蕈川水注之。 又《集韻》徐心切,音尋。《陸雲詩》思樂葛藟,薄采其蕈。疾彼攸遠,乃孚惠心。 又通覃。《五經文字》《詩》葛覃,亦作蕈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xùn 注音:ㄒㄩㄣˋ 部首:艹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5 部外笔划:12 繁体部首:艸 笔划:18 部外笔划:12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ASJJ 五笔98版:ASJJ 笔划:122125221251112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548 十进制:34120 |
【汉字结构】 | 上下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艹、覃声 |
《唐韻》慈荏切,尋上聲。菌生木上。 又《玉篇》蕈,地菌也。 又水名。《水經注》洮水又北出門峽,歷求厥川,蕈川水注之。 又《集韻》徐心切,音尋。《陸雲詩》思樂葛藟,薄采其蕈。疾彼攸遠,乃孚惠心。 又通覃。《五經文字》《詩》葛覃,亦作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