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查字:
押字基本信息
【基本信息】 拼音:
注音:ㄧㄚ  部首:扌部
【简/繁体笔划】 笔划:8  部外笔划:5  繁体部首:手 
【常用输入法】 五笔86版:RLH  五笔98版:RLH  笔划:12125112 
【字库编码】 CJK 统一汉字 Unicode十六进制:U+62BC 十进制:25276
【汉字结构】 左右结构
【造 字 法】 形声;从扌、甲声
押字康熙字典查询
康熙字典条目:押
押字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部首:手
康熙字典笔划:9 部外笔划:5
康熙字典解释:

《唐韻》烏甲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乙甲切,??音壓。署也。今人言文字押署是也。《文字指歸》押字才能也。《唐書·百官志》中書省舍人,以六員分押尚書六曹,佐宰相判案同署乃奏。《通典》中書舍人謂之六押。又歐陽脩曰:俗以草書名爲押字。 又《集韻》按也。一曰管拘也。《唐書·百官志》朝會,監察御史二人押班。 又押衙,官名。唐武臣衙官。 又詩賦用韻曰押。言押者,壓也。 又與壓通。《韓愈詩》故將臺榭押城闉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?古狎切,音甲。輔也。《增韻》檢束也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?轄甲切,音狎。義同。《前漢·揚雄傳》蠢迪檢押。《註》檢押,猶隱括也,言動由檢押也。 又與狎通。《前漢·息夫躬傳》羽檄重迹而押至。《註》相因而至也。

 最近查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