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洨

康熙字典部首:水
康熙字典笔划:10 部外笔划:6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下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何交切,??音爻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常山石邑井陘,東南入于泜。 又水名,在沛郡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沛郡有洨縣。《註》洨水所出,南入淮。洨音爻。 又斯洨,水名,在冀州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眞定國綿曼縣斯洨水,首受大白渠,東至鄡入河。 又《集韻》居肴切,音交。又後敎切,音效。義??同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xiáo 注音:ㄒㄧㄠˊ 部首:氵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9 部外笔划:6 繁体部首:水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IUQY 五笔98版:IURY 笔划:44141343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6D28 十进制:27944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氵、交声 |
《唐韻》下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何交切,??音爻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常山石邑井陘,東南入于泜。 又水名,在沛郡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沛郡有洨縣。《註》洨水所出,南入淮。洨音爻。 又斯洨,水名,在冀州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眞定國綿曼縣斯洨水,首受大白渠,東至鄡入河。 又《集韻》居肴切,音交。又後敎切,音效。義??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