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字义
词性变化
◎ 乙
〈名〉
(1) 天干的第二位,与地支相配,用以纪年、月、日 [the secon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]
其日甲乙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甲乙。——《淮南子·天文》注
帝乙归妹。——《易·泰》
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九年》
(2) 某人 [one]
甲乙同学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甲先得举。
(3) 又如:某甲某乙
(4) 鱼腮骨 [gill bone]
狼去肠…鱼去乙。郑玄注:“乙,鱼体中害人者名也。今 东海容鱼有骨,名乙,在目旁,状如篆乙,食之鲠不可出。”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
(5) 虎两肋和尾端有骨,形如乙字,叫虎威 [tail bone of tiger]
得如虎挟乙,失若龟藏六。——宋· 苏轼《寄微轩》
◎ 乙
〈动〉
碾压;压抑 [roll]
常用词组
乙醇 乙醚 乙脑 乙醛 乙炔 乙酸 乙烷 乙烯 乙酉 乙种粒子 乙种射线 乙状结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