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挹

康熙字典部首:手
康熙字典笔划:11 部外笔划:7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於汲切《集韻》乙及切,??音邑。《說文》抒也。《廣韻》酌也。《詩·小雅》維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漿。又《大雅》泂酌彼行潦,挹彼注兹。 又《唐韻》伊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一入切,??音揖。義同。 又通揖。《荀子·議兵篇》湯武之誅桀紂,拱挹指麾。 又通抑。《後漢·光武帝紀》情存損挹,推而不居。《荀子·宥坐篇》挹而損之。《註》挹,退也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yì 注音:ㄧˋ 部首:扌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0 部外笔划:7 繁体部首:手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RKCN 五笔98版:RKCN 笔划:1212515215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6339 十进制:25401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扌、邑声 |
《唐韻》於汲切《集韻》乙及切,??音邑。《說文》抒也。《廣韻》酌也。《詩·小雅》維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漿。又《大雅》泂酌彼行潦,挹彼注兹。 又《唐韻》伊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一入切,??音揖。義同。 又通揖。《荀子·議兵篇》湯武之誅桀紂,拱挹指麾。 又通抑。《後漢·光武帝紀》情存損挹,推而不居。《荀子·宥坐篇》挹而損之。《註》挹,退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