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应

康熙字典部首:心
康熙字典笔划: 部外笔划: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於陵切,音膺。《說文》當也。从心??聲。《徐曰》??,鷹字也。本作??,今作應。 又料度辭也。《唐詩》應須,祇應,皆是也。 又《周語》其叔父實應且憎。《註》猶受也。 又國名。《括地志》故應城,因應山爲名,在汝州葉縣。 又姓。出南頓,本周武王後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邗晉應韓,武之穆也。漢有應曜,與四皓偕隱,曜獨不出,八代孫應劭,集解漢書。 又通作膺。《書·武成》誕膺天命。《註》當也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於證切,音譍。《集韻》答也。《廣韻》物相應也。《易·咸卦》二氣感應以相與。 又樂名。《周禮·春官·笙師應樂註》應長六尺五寸,象柷,有椎連底,左右相擊,以應柷也。《樂書》應樂,猶鷹之應物,其獲也小,故小鼓小舂謂之應,所以應大也。小鼙曰應鼓。《周禮·春官·小師》擊應鼓。《註》鼙也。 又天子之門曰應門。《詩·大雅》廼立應門。《註》正門也。 又州名。鴈門地,唐置應州。 又叶於容切,音雍。《易·蒙卦》童蒙求我,志應也。初筮告,以剛中也。《陸賈新語》事以類相從,聲以音相應。◎按應字,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。《正字通》止作去聲,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