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榬
康熙字典部首:木
康熙字典笔划:14 部外笔划:10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雨元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于元切,??音袁。《玉篇》絡絲籰也。或作??。《揚子·方言》籰榬也,所以絡絲也。兗豫河濟之閒謂之榬。 又懸鍾磬具。《管子·霸形篇》懸鐘磬之榬,陳歌舞笙竽之樂。 又姓。《統譜》漢有榬溫舒、榬終古。 又《集韻》于嬀切,音爲。義同。○按《韻會》云《增韻》作楥,誤。楥,履楔也。《正字通》云俗楥字,尤非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yuán 注音:ㄩㄢˊ 部首:木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4 部外笔划:10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SFKE 五笔98版:SFKE 笔划:1234121251353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69AC 十进制:27052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唐韻》雨元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于元切,??音袁。《玉篇》絡絲籰也。或作??。《揚子·方言》籰榬也,所以絡絲也。兗豫河濟之閒謂之榬。 又懸鍾磬具。《管子·霸形篇》懸鐘磬之榬,陳歌舞笙竽之樂。 又姓。《統譜》漢有榬溫舒、榬終古。 又《集韻》于嬀切,音爲。義同。○按《韻會》云《增韻》作楥,誤。楥,履楔也。《正字通》云俗楥字,尤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