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祗

康熙字典部首:示
康熙字典笔划:10 部外笔划:5
康熙字典解释:
〔古文〕祬《廣韻》旨夷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烝夷切《正韻》旨而切,??音脂。《爾雅·釋詁》敬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祗承于帝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以樂德敎國子,中和祗庸孝友。 《正譌》从示,氐聲。見神示則敬。會意。《正字通》與祇通。郝敬曰:祗从氏下一,韻書別出,其實同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zhī 注音:ㄓ 部首:礻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9 部外笔划:5 繁体部首:示 笔划:10 部外笔划:5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PYQY 五笔98版:PYQY 笔划:45243515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7957 十进制:31063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礻、氐声 |
〔古文〕祬《廣韻》旨夷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烝夷切《正韻》旨而切,??音脂。《爾雅·釋詁》敬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祗承于帝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以樂德敎國子,中和祗庸孝友。 《正譌》从示,氐聲。見神示則敬。會意。《正字通》與祇通。郝敬曰:祗从氏下一,韻書別出,其實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