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知
![知字康熙字典](/static/kxzd/77E5_1_b.gif)
康熙字典部首:矢
康熙字典笔划:8 部外笔划:3
康熙字典解释:
〔古文〕????《唐韻》陟离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珍離切《正韻》珍而切,??智平聲。《說文》詞也。从口从矢。《徐曰》知理之速,如矢之疾也。 又《玉篇》識也,覺也。《增韻》喩也。《易·繫辭》百姓日用而不知。《書·臯陶謨》知人則哲,能官人。 又漢有見知法。《史記·酷吏傳》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,作見知法。《註》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。 又相交曰知。《左傳·昭四年》公孫明知叔孫于齊。《註》相親知也。又《昭二十八年》魏子曰:昔叔向適鄭,鬷蔑一言而善,執手遂如故知。《楚辭·九歌》樂莫樂兮新相知。 又《爾雅·釋詁》匹也。《詩·檜風》樂子之無知。《註》匹也。 又《廣韻》欲也。《禮·樂記》好惡無節於內,知誘於外。 又猶記憶也。《論語》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 又猶主也。《易·繫辭》乾知大始。《左傳·襄二十六年》公孫揮曰:子產其將知政矣。《魏了翁·讀書雜抄》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。 又《揚子·方言》愈也。南楚病愈者,或謂之知。《黃帝素問》二刺則知。《註》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。 又藥名。《日華志》預知子,取綴衣領上,遇有蠱毒,則聞其有聲。 又地名。《左傳·昭二十七年》公徒敗于且知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知義切。《正韻》知意切。??與智同。《易·臨卦》知臨大君之宜。《荀子·修身篇》是是非非謂之知。 又姓。《左傳》晉有知季,卽荀首也。別食知邑,又爲知氏。 又《諡法》官人應實曰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