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炷
康熙字典部首:火
康熙字典笔划:9 部外笔划:5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廣韻》之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朱戍切,??音注。《玉篇》燈炷也。《正韻》火炷燼所著者。《讀曲歌》然燈不下炷,有油那得明。 又《廣韻》之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腫庾切,??音主。義同。 《集韻》本作主。◎按說文主字註云:鐙中火主也。徐鉉曰:今俗別作炷,非是。然炷與主分相沿已久。今皆从火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zhù 注音:ㄓㄨˋ 部首:火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9 部外笔划:5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OYGG 五笔98版:OYGG 笔划:433441121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70B7 十进制:28855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火、主声 |
《廣韻》之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朱戍切,??音注。《玉篇》燈炷也。《正韻》火炷燼所著者。《讀曲歌》然燈不下炷,有油那得明。 又《廣韻》之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腫庾切,??音主。義同。 《集韻》本作主。◎按說文主字註云:鐙中火主也。徐鉉曰:今俗別作炷,非是。然炷與主分相沿已久。今皆从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