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诼
![诼字康熙字典](/static/kxzd/8AD1_1_b.gif)
康熙字典部首:言
康熙字典笔划: 部外笔划: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竹角切,音斲。《廣雅》訴也,責也,譖也,?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楚以南謂愬爲諑。《屈原·離騷》衆女嫉予之蛾眉兮,謠諑謂予以善淫。《註》謠,謂毀也。諑,猶譖也。《元包經》諑加于譎,傳曰:遭讒毀也。《韓愈·納涼聯句》拙謀傷巧諑。 又《韻會小補》通作椓。引《左傳·哀十七年》又使椓之註,訴也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繁体:諑
拼音:zhuó 注音:ㄓㄨㄛˊ 部首:讠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0 部外笔划:8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YEYY 五笔98版:YGEY 笔划:451353343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BFC 十进制:35836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讠、豕声 |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竹角切,音斲。《廣雅》訴也,責也,譖也,?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楚以南謂愬爲諑。《屈原·離騷》衆女嫉予之蛾眉兮,謠諑謂予以善淫。《註》謠,謂毀也。諑,猶譖也。《元包經》諑加于譎,傳曰:遭讒毀也。《韓愈·納涼聯句》拙謀傷巧諑。 又《韻會小補》通作椓。引《左傳·哀十七年》又使椓之註,訴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