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![](/static/swjz/9531.gif)
【卷十四】【金部】錙
六銖也。从金甾聲。側持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六銖也。爲黍六百。鄭注禮記儒行曰。八兩爲鍿。高注詮言訓曰。六兩曰鍿。倍鍿曰錘。風俗通義曰。銖六則錘。錘,暉也。二錘則鍿。鍿,熾也。二鍿則兩也。廣韵曰。八銖爲鍿。其說皆乖異。不與許合。惟高注說山訓曰。六銖曰鍿。八銖曰錘。與許說合。與詮言注乖異。疑說山之注乃許注之僅存者也。从金。?聲。?者,或葘字也。側持切。一部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繁体:錙
拼音:zī 注音:ㄗ 部首:钅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3 部外笔划:8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QVLG 五笔98版:QVLG 笔划:3111555525121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9531 十进制:38193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钅、甾声 |
【卷十四】【金部】錙
六銖也。从金甾聲。側持切
六銖也。爲黍六百。鄭注禮記儒行曰。八兩爲鍿。高注詮言訓曰。六兩曰鍿。倍鍿曰錘。風俗通義曰。銖六則錘。錘,暉也。二錘則鍿。鍿,熾也。二鍿則兩也。廣韵曰。八銖爲鍿。其說皆乖異。不與許合。惟高注說山訓曰。六銖曰鍿。八銖曰錘。與許說合。與詮言注乖異。疑說山之注乃許注之僅存者也。从金。?聲。?者,或葘字也。側持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