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蟕

康熙字典部首:虫
康熙字典笔划:18 部外笔划:12
康熙字典解释:
《集韻》津垂切,音厜。《類篇》蟕蠵,龜屬。《爾雅·釋魚註》涪陵郡出大龜,甲可以卜,緣中文似瑇瑁,俗呼爲靈龜,卽今蟕蠵龜。《本草》蟕蠵,生海邊,甲有文,堪爲物飾。 又《類篇》遵爲切,音檇。義同。或作??、觜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zuī 注音:ㄗㄨㄟ 部首:虫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9 部外笔划:13 繁体部首:虫 笔划:18 部外笔划:12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JHXE 五笔98版:JHXE 笔划:2512142121353535112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7D5 十进制:34773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集韻》津垂切,音厜。《類篇》蟕蠵,龜屬。《爾雅·釋魚註》涪陵郡出大龜,甲可以卜,緣中文似瑇瑁,俗呼爲靈龜,卽今蟕蠵龜。《本草》蟕蠵,生海邊,甲有文,堪爲物飾。 又《類篇》遵爲切,音檇。義同。或作??、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