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字义
◎ 鐻
〈名〉
(1) 古代的一种乐器,夹置钟旁,为猛兽形,本为木制,后改用铜铸 [bell]
梓庆削木为鐻,鐻成,见者惊犹鬼神。——《庄子·达生》
(2) 同“虡” [same as 虡]。古代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jù 注音:ㄐㄩˋ 部首:釒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21 部外笔划:13 繁体部首:金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QHAE 五笔98版:QHGE 笔划:34112431215315135333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943B 十进制:37947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◎ 鐻
〈名〉
(1) 古代的一种乐器,夹置钟旁,为猛兽形,本为木制,后改用铜铸 [bell]
梓庆削木为鐻,鐻成,见者惊犹鬼神。——《庄子·达生》
(2) 同“虡” [same as 虡]。古代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